中国百年发展见证者 三峡工程持续释放综合效益

 2019年是中国三峡梦想正式提出一百周年。建成以来,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正在持续释放,三峡梦想的实现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历程。图为北京时间2019年8月3日,湖北宜昌,一场大雨过后,三峡工程云蒸雾绕,美不胜收。


始建于明代的石宝寨,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也是见证中国三峡工程从梦想到现实的重要地标。图为10月22日,石宝寨被茫茫江水包围,在围堤的环绕下宛如一个巨型“盆景”。


它原本位于长江边一座高耸的山峰上,但三峡蓄水后,石宝寨的一部分将被淹没。中国将石宝寨列为三峡库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投入1.1亿元修筑围堤,将整个山寨圈围起来,石宝寨避免被江水淹没,“盆景”奇观也因此形成。图为10月22日,在巨型围堤环绕下的石宝寨。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即着手进行长江上游水电勘测工作,并提出《扬子江水力发电勘测报告》。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纳入国家战略。1958年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提出:“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图为10月22日,无人机拍摄的石宝寨。


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国力增强,建设三峡工程日渐可行。但因涉及巨额投资,以及文物保护、移民安置等诸多问题,三峡工程一直在进行周密论证。图为6月23日,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枢纽开启泄洪深孔泄洪。


自1992年起,三峡工程建设步伐开始加快。1992年4月,《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正式通过;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010年10月,三峡水库首次完成175米蓄水目标。图为2019年10月31日,湖北宜昌,蓄水后的三峡大坝。


这与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高度吻合。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3679亿元,不少人担忧中国的国力能否支撑三峡工程的巨额投资;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40万亿元,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图为2019年10月28日,湖北宜昌,无人机拍摄的三峡大坝。


如今,三峡工程取得众多成果——库区文物得到保护,百万移民妥善安置,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持续释放。图为7月31日,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云阳县城景象。


其中,中国对三峡文物实施的抢救性保护,是中国迄今规模最大、保护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文物保护工程。与石宝寨同为三大重点项目的白鹤梁题刻和张飞庙也得到妥善保护。图为5月30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透过观景窗拍摄的白鹤梁。


白鹤梁题刻在原址建成“非潜水可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实现水下文物原址科学保护;张飞庙则历时六年,耗资4000余万元,实现整体迁建。图为7月31日,无人机拍摄的张飞庙。


三峡工程的移民规模十分庞大。“移民工程涉及湖北省、重庆市19区县和重庆主城区,移民规模超过131万人。”中国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馆长岳宗英说,此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移民为三峡工程的三十分之一。图为2019年1月24日,三峡库区秭归九曲脑,村民正在把刚采摘下的柑橘背往公路边。


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正在持续释放。三峡蓄水至175米后,拦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险情得以减少。截至2018年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实施拦洪40多次,总蓄洪量约1500亿立方米。图为2019年7月30日,湖北宜昌,三峡水库开启深孔泄洪的场景。


另外,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多年年均发电量800多亿千瓦时,受益地区涵盖华中、华东、华南、川渝等地,受益人口超过全中国人口的50%。图为2019年10月31日,湖北宜昌,蓄水后的三峡大坝。


长江也因此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上游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图为10月28日,船舶行驶在长江三峡西陵峡秭归县水域。


2018年,长江干流货运量达26.9亿吨,稳居世界内河第一。图为3月26日,货轮行驶在长江三峡重庆巫山县巫峡段。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