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水利工程”助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多年前,广州曾经提出调东江水以补广州东部地区缺水问题。我还在期待某一天,天河一带居民可以喝到万绿湖的优质水源。昨天,则传来广州东部地区要与东莞、深圳以及香港一道引西江水以“解渴”。

这项被称为“超级水利工程”的“西水东引”,将把西江水源通过深埋地下45米的管道,引向珠江口东岸地区,以缓解广深莞缺水的问题。据称,项目总投资354亿元,工期5年。

显然,与多年前还是设想的“东水西引”不同,“西水东引”已经进入开工状态。本周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大会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宣布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开工、全线建设的新阶段。水利部部长与广东省长都出席了,表明这项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工程涉及香港供水,又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动工的“超级工程”,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一些指标具有世界级水平,因此与其说是“广东超级工程”,还不如说是“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以大湾区思维来筹划。

首先,要兼顾“西水东引”和“东水西引”。根据有关数据,东江以占全省18%的水资源总量,支撑着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产总值,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西江水系的水资源总量是东江的近10倍,开发利用率仅有1.3%。因此,工程建成后将逐步实现西江、东江水源互补、丰枯调剂,退还东江流域及沿线城市生态用水,这个思路具有较大价值,工程不仅对沿线城市,而且对整个湾区城市群的生活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水资源科学配置等都可能发挥作用,这样就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充分考虑工程成本和效用。这个“超级工程”直接将西江水当做饮用水以“专线”的方式输送至深圳公明水库,供水量为17.08亿立方米,其中,广州南沙5.31亿立方米、东莞3.3亿立方米、深圳8.47亿立方米。为此要建3座泵站,并新建一座调蓄水库。营运成本还要包括管道维护。因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这个“超级工程”应该有全面的持续性安排。在大湾区建设的框架中,显然是一个需要协同发展机制的项目,希望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

最后,建设和营运都应该考虑形成专业化机制。据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水压力最高和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的战略性工程。深层管道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线路全长113公里,受水区人口近3000万。如此宏大的工程,难度可想而知。目前,已经组建了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负责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融资、建设、运营及管理。要求真正把工程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级工程”,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智慧工程和民心工程。

现在看来,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一方面是技术性的,如四大世界之最的技术难题:包括世界上输水压力最高、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衬钢管的压力输水盾构隧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压力输水盾构隧洞;世界上流量变幅和扬程变幅最大的离心式水泵。另一方面,更多涉及各种工程协调、政策协调,如八大难点,有些也是技术性的,包括工程沿线水文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线路交叉穿越众多江河湖海铁路公路;输水管道衬砌结构异常复杂;宽扬程变幅水泵机组选型困难、大直径管道防腐、运输、安装困难;珠三角核心区渣土处置难度大;长距离地下深埋管道检修难度大;有些则是政策性更多,如珠三角核心区水库移民难度大。

毕竟论证了10年,当前的难题主要还是施工上。在后面的5年工期里,希望有关方面能进一步以大湾区思维完善今后的营运机制。

相关产品

评论